北交所证券代码:831396 证券简称:许昌智能

许昌智能《有效的经营者》感悟精选分享(十一)

日期:2025-01-20 浏览量:112

2024年10月7日,公司举办了一场以《有效的经营者》为主题的专题学习研讨活动。通过此次深入的学习与研讨,员工们对有效创新、高效资源整合、价值最大化创造及共享机制等核心经营理念有了更为深刻而清晰的认识。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员工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不断推动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以更加敏锐和前瞻性的洞察力,从容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为公司的稳健前行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将精心挑选并分享部分学习感悟与心得,以期共同启迪智慧,携手前行。

 

河南数字能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李富亮

《有效的经营者》阐述了“管理”和“经营”的区别,管理是企业内部人、财、物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目标是提高效率;经营主要处理好企业外部的事情,做正确的决策和获取资源,营造、谋划和追求全局的成功,目标是获得效益。但此书更多的体现了宋志平先生有效经营的思想,总结出企业的工作主要工作一个是经营、一个是管理,详细阐述了具体的经营管理技巧和实践方法。

全书总结了有效经营者的五项任务,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第一、正确选择。可以理解为战略规划抉择,是经营者的首要任务。书中提到的“战略是方向,管理是执行”让我意识到,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缺一不可。有效的经营者不仅需要有长远的视野,还要能够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第二、有效创新。创新有风险,但企业需要创新驱动,有效的经营者在创新上更加注重有效性,追求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创新。创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使我思考到,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想法,打破思维定势,以更好地应对竞争和挑战。

另外三个分别是资源整合、创造价值、共享机制。

企业在当今复杂市场环境中,要想长期发展,有效经营显得更为重要。

在创新方面,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含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有效经营者强调创新的目的性,并尽量较少盲目性;有目的的创新都是在认真分析产业形势、市场需求、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锁定目标,长期技术攻关的结果。

1、关注用户需求。真正有效的创新源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通过定期的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企业可以捕捉到用户的痛点和需求,进而发展出更符合市场的创新产品或服务。

2、设定清晰的创新目标。成功的创新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经营者应当为创新项目设定清晰的目标,确保团队成员了解创新的预期成果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成果。

3、借鉴外部资源。鼓励员工关注同行业或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借鉴外部的创新思路和技术。通过整合外部灵感和内部经验,可以形成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利用前沿技术。有效的创新往往依赖于对技术的敏锐度。企业应该定期评估与自身业务相关的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或物联网),并探索如何将这些技术整合到产品或服务中。例如,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有效的创新不仅仅依赖于灵感的闪现,更需要系统的思考和有序的管理。通过项目借鉴、互相学习,探索和开发新技术,实现各种要素的有效集成和优化组合,企业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有效的经营者不仅提供了管理智慧,还激发我对于自身管理能力的思考与提升。通过学习他的经历与理念,我意识到作为有效的经营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更要拥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能将这些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将会大大提高团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这本书也提示我,在管理和领导岗位上,持续学习和自我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河南数字能源公司—变压器厂 侯卓宏

在阅读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其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对于希望提升管理效能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本宝贵的指南。

德鲁克先生开篇即强调,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这不禁让我反思,身为一名管理者,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标准。书中提到,管理者并非仅仅是指挥他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来推动团队的发展。

在阐述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时,德鲁克提出了几个核心观点,让我印象深刻:

1. 掌握自己的时间: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对于管理者而言,更是如此。书中提到,有效的管理者必须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在了哪里,并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被琐碎事务占据,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考和决策。

2. 重视贡献: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对组织的贡献。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有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

3. 发挥人的长处:德鲁克强调,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而不是纠结于他们的短处。这种正向的用人哲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也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要事优先:在面对众多工作任务时,管理者必须学会区分轻重缓急,把重要的事情放在优先位置。这种有序的工作方式,有助于确保关键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5. 有效决策:决策是管理者的核心职责之一。德鲁克指出,有效的决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基础之上,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做出决策,可以大大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可执行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德鲁克先生的管理智慧博大精深。他不仅从理论层面为我们揭示了管理的本质和规律,还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见解,对于我这样的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总的来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管理知识库,还激发了我对管理工作的热情和信心。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管理效能,努力成为一名真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营销客服中心 王建彬

这几天拜读了宋志平老师新书《有效的经营者》,读完之后,对我深有启发。宋志平老师是我非常敬重和钦佩的企业家、思想家。他从企业的最基层做起,一路做到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掌舵人。尽管他从企业领导位置上退休了,他还担任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等重要的社会职务,继续发挥他的能量,以帮助更多的企业。

第一部分介绍了经营是做正确的事,要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正确的选择,目标是提高效益;而管理是正确地做事,处理好人、机、物、料的关系,目标是提高效率,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思想。这部分内容还强调了企业领导者的工作重心应从管理转向经营,但这并不是否定了管理的重要性,而是强调经营更为重要。领导者可以把管理任务下放给下属,自己重点关注战略、方向和决策等工作。另外,管理的边际效用递减,经营的边际效用递增,也是本章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

书中给出了选择业务的几个原则,排第一的原则就是专业化。宋老师认为专业化是企业立身之本,这个原则在他的多本著作中都有体现,他经营的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前者只做建材,后者只做医药,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体现了他是一个高度的专业主义者。

在选人用人逻辑方面,宋老师认为做企业应先人后事,而不是先事后人,也就是先选好人,再选业务。在选人方面,书中有一条重用“痴迷者”。他对痴迷者的解释为:能够一心一意做企业、做事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人。仔细想想非常有道理,具有“痴迷者”特质的人基本干啥能成啥,做企业的成功概率也要比其他人高。

有效的经营者必须是个创新者,书中提到了有效经营者在创新过程中需要秉持一定的原则、方法,并尽可能地规避和防范风险。

这些创新的原则包括创新要有效益、创新要有目的、创新要有组织、创新要有基础和管理、创新要把握机遇等。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科学、技术、创新与高校、企业等组织之间的关系,宋老师的这些观点之前我在其他媒体上也看到过,深表赞同。我认为,科学的任务是探索和发现,短期内很难有经济价值。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是不经济的事情,这些基础研究应交给由政府经费支持的高校、研究所等机构进行。企业应重点关注技术、工程方面的发明和创新,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工作才是有效的创新。

此外,书中还提到,创新文化的培育对于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到宏观层面的国家创新,小到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都离不开活跃、开放和包容的文化。

做大企业不能单靠自我资源的原始创造和积累,还需要做好资源的整合。作者认为有效的经营者要擅长整合资源,在进行联合重组时还要做好五大整合,分别是:机构整合、业务整合、市场整合、管理整合和文化整合。只有这五大整合做好了,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协同效应。